電除塵的基本原理流程
電除塵(靜電除塵器,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,ESP)是一種利用高壓電場力捕集氣體中粉塵顆粒的高效除塵技術,廣泛應用于燃煤電廠、冶金、水泥等行業(yè)。
1. 基本原理
電除塵的核心是?庫侖力作用:
-
氣體電離:高壓直流電(通常30~100 kV)使放電極(陰極)周圍空氣電離,產生大量自由電子和離子。
-
粉塵荷電:粉塵顆粒通過電離區(qū)時,吸附負電荷成為帶電粒子。
-
顆粒捕集:帶電粉塵在電場力作用下向集塵極(陽極)移動并沉積。
-
清灰:通過振打或沖洗清除極板上的粉塵層,落入灰斗。
2. 關鍵部件
部件 | 作用 |
---|---|
放電極(陰極) | 通常為細金屬線或鋸齒狀,施加高壓電,產生電暈放電使氣體電離。 |
集塵極(陽極) | 金屬平板或圓筒,接地,吸附帶電粉塵。 |
高壓電源 | 提供直流高壓(負極性更常用,因電暈放電更穩(wěn)定)。 |
振打裝置 | 周期性敲擊極板,使沉積粉塵脫落至灰斗。 |
灰斗 | 收集粉塵,通過輸灰系統(tǒng)排出。 |
3. 工作流程
-
煙氣進入:含塵氣體從進口喇叭進入除塵器,經氣流分布板均勻分散。
-
電離與荷電:
-
放電極通高壓電,周圍形成強電場,氣體分子被電離為電子和正離子(電暈區(qū))。
-
電子附著于粉塵顆粒,使其帶負電(90%以上顆粒荷電)。
-
-
粉塵捕集:
-
帶電粉塵在電場力(庫侖力)作用下向集塵極遷移(驅進速度是關鍵參數(shù))。
-
顆粒撞擊極板后釋放電荷,沉積形成粉塵層。
-
-
清灰與排灰:
-
通過機械振打或聲波清灰,使粉塵層脫落至灰斗。
-
灰斗中的粉塵通過螺旋輸送機或氣力輸灰系統(tǒng)排出。
-
-
凈化氣體排出:除塵后的潔凈氣體經出口煙囪排放。
4. 關鍵參數(shù)與影響因素
-
驅進速度(ω):粉塵向極板移動的速度(通常0.03~0.2 m/s),決定除塵效率。
-
比集塵面積(A/Q):集塵極總面積與煙氣流量之比(一般30~50 m2/(m3/s))。
-
電場風速:通常0.8~1.5 m/s,過高會導致二次揚塵。
-
粉塵特性:比電阻(最優(yōu)范圍10?~101? Ω·cm)、粒徑、濃度等。
-
電壓與電流:高壓需穩(wěn)定,電暈電流過?。ǚ蹓m比電阻高)會導致反電暈現(xiàn)象。
電除塵技術成熟,但需根據(jù)粉塵特性設計參數(shù)(如電場數(shù)、極配形式等)。若需更具體的案例或選型細節(jié),可進一步探討!
新聞資訊
- 2025-07-01 SCR脫硝的核心技術
- 2025-06-30 石灰石石膏法實施過程中常出現(xiàn)的問題及解決辦法
- 2025-06-27 電除塵的基本原理流程
- 2025-06-26 SCR脫硝如何在一眾脫硝工藝中成為主流的
- 2025-06-25 石灰石石膏法脫硫